月度归档:1 月 2021

复观:中国第一家拿下B Corp认证的律师事务所

2018年7月25日,作为联合创始人之一的陆璇,在复观律师事务所创立之初,就做了一个决定:要为这家律所申请B Corp认证。

成立后的一年(2019年6月),复观开始着手准备材料;2019年年底,复观几乎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BIA;如今,他们成为了中国第一家获得共益企业认证的律师事务所。

(B Corp对申请企业的要求之一:企业需至少有一年的经营时间)

在上海,复观有一个姐妹机构——上海复恩社会组织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Legal Center for NGO),成立于2012年的复恩(ForNGO)是中国在民政部门注册的第一家社会组织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是非营利组织法研究社会智库,也是为社会组织、社会企业提供专业法律能力建设的支持性非营利组织。

根据民政部的文件,社会组织包括基金会、社会团体和社会服务机构(即民办非企业单位)这三种组织形式。目前活跃在公益界的机构伙伴,基本上是以这三种组织形式存在。

在陆璇看来,共益企业复观律师事务所和非营利组织复恩都是实现“促进社会组织依法合规运营,推动中国公益事业发展”这一机构使命的方式,只是形式不同。

1. 法律意识与契约精神

复观的律师团队,都毕业于国内外知名法学院。陆璇从复旦大学法律学系毕业后进了外资的律师事务所,专长领域是外商投资、并购与房地产。他对于国内非营利组织法律的研究,源于业余时间在上海市热爱家园青年社区志愿者协会做法律服务志愿者与理事的经历。

他在实际的志愿服务过程中发现,国内公益组织相关法律并不健全,社会组织本身对于业务的合法合规需求也不够重视。近年来与社会组织有关的劳动纠纷、合同纠纷(特别是在知识产权以及项目资助等方面)与侵权纠纷(例如名誉权、肖像权、人身伤害等等)屡见不鲜。

在陆璇看来,这些纠纷背后,不能以法律意识的缺失一概而论[S1] 。究其深层的原因,是由于社会组织的主观意识中存在多个误区,这导致了社会组织形成了错误的法律意识,比如:让公益变成法律上例外的借口,强调“我们是做公益的”,在合同谈判过程中不敢为保护自身利益提出要求,默认“资助方都是大爷”,不清楚什么是法律事实,什么是法律后果——在网络上搜索图片后随意使用,不注重知识产权,结果遭到了著作权拥有者的巨额索赔。

在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初期,从大的框架上建立法治意识是行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前提。法治的发展即包括法律体系的完善,以及公民正确的法律意识的培养。

法律的另一面是契约精神。契约精神是对社会组织合同法律意识的最高要求,它包含了个人的诚信意识以及公民意识的培养。从社会组织的法律意识培养出发,最终可以推动公益事业的良性发展,推动诚信社会的建立。

正是看到了公益领域建立法律意识的必要性,2012年陆璇成立了复恩,想以NGO的形式来开展非营利法研究工作,为社会组织提供非营利法持续赋能。复恩的服务内容包括了法律研究、法律培训以及公益法律服务。

2016年3月16日,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出台,同年9月1日,《慈善法》正式施行。

如何解读《慈善法》?社会组织的注册要遵循怎样的流程?组织运营过程中要注意哪些法律规定?为给社会组织们答疑解惑,复恩很快出版了《中国社会组织法律实务指南》、《中国慈善法手册》、《基金会资助项目合规手册》等一系列的实践性指导书籍。

持续做公益政策研究,是为了更好推动政策的改变,参与立法。复恩做了4年的法律研究、公益组织的法律能力建设培训之后,逐渐又发现了问题:因为公益慈善相关法律还不够成熟,执行细则就很细很碎,各地区也有不同,法律的内容不断有更新,组织消化并落地的难度很大。志愿者服务的形式不能够解决这部分的需求,仍然需要专业律师团队提供即时的咨询服务。

另一个现实问题是,专业律师有在律师事务所挂律师执照的诉求。为了匹配这一业务需求,从2014年10月开始,复恩的志愿律师选择了挂靠在上海一家律所下成立了公益支持部。

面对做品牌还是做业务,3年后陆璇做出了选择,作为独立品牌的社会企业型的复观律师事务所应运而生。尽管运营成本比挂靠其他律所高,复观想做一家“Boutique律所”,专注在非营利法上,培养出懂公益和法律两个领域的专业团队,最终以法律服务支持并推动中国公益的发展。

2. 帮助公益行业维权

成立两年的复观如今有10个全职员工,其中,9名律师(包括3位实习律师)。客户类型包罗了基金会、企业公益慈善、社会组织、境外非政府组织、慈善家、社会组织与影响力投资6大方面。其中基金会、企业公益慈善占据了收入来源的绝大部分。

“上海比较大型的社会组织都是我们的客户。”陆璇所提及的大型社会组织,筹款规模均超过500万。这个名单包括了恩派、新途、百特教育、尽美长者,也包含了像Bottledream等更早进行了B Corp认证的共益企业和格莱珉中国这样的社会企业 。

复观对于国内社会组织服务设计了优惠报价。但想要推动行业发展,要做的可不仅仅是更多业务。

2019年3月,上海市一家专做社区垃圾分类的NGO静安区爱芬环保科技咨询中心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将爱芬(苏州)环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苏州爱芬立即停止侵害上海爱芬名称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这是自2018年《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后,第一起社会组织“名称权”与企业“商号权”之间的纠纷。

因为多年深耕公益领域,对爱芬环保早已有所了解,复观接手这一案件后,联合复恩收集了足量的证据证明了爱芬环保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020年5月最终法院判定,苏州爱芬将“爱芬”作为企业字号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对上海爱芬社会组织名称权的侵犯。

一家社会组织勇于对企业的违规做法发起诉讼,这一行为本身在公益领域就具有标杆意义。陆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及,“中国传统上有厌讼心理,怕承担成本与名声不好。这起爱芬维权案,法院支持了律师费、公证费、诉讼费等合理维权成本,一些成本是可以收回的。”

3. 复观的初心,始终如一

用法律服务公益,以共益为导向设计复观,以商业的形式解决社会问题,追求社会影响力的最大化而非利润最大化:当NGO的组织形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时,创立一家更有效率的企业成为了选择。

2016年3月,在拜访一家合作机构香港办公室所在的社创空间(The Good Lab)的时候,陆璇与该空间的创办人,香港第一家B Corp企业仁人学社的创始人谢家驹博士和蔡美碧女士会面交流,并得到了一本英文的B Corp Book(即《共益企业指南》)。研究B Corp的BIA影响力评估工具之后,陆璇认同共益企业的理念,也就产生了创建一家BCorp的念头。

2018年复观成立,2019年底开始申请B Corp,2020年96.4分通过认证,复观成为了国内第一家拿到B Corp认证的律师事务所。

由于复观着眼于对社区性质的服务,因此在BIA五大维度评估中其社区维度的分数达到了30分。同时,我们也发现它在员工维度上的得分也超过了30分。

复观对新人招聘采用的是群体面试,应聘者经过招聘负责人面试初步认可后会进入群体面试环节,大家一起坐下来聊30分钟-1个小时,确保大家是彼此接受并喜欢的,能拥有统一的价值观,用这样的方式来打造一个融洽的工作氛围。复观制定了性别平等、反歧视等职场细则,对性骚扰零容忍。

复观团队

引领未来

从商业的角度,对公益相关法律的研究与解读最新信息的能力,为复观赢得了包括汇丰银行、腾讯、美团、贝塔斯曼基金会、野生救援、瑞银慈善基金会等不同类型的客户合作,保证律所的可持续性。

复观的客户(部分)

从公益行业的社会使命来看,法律意识的建立是创建更美好社会的前提之一。这一意识的普及,需要复观这样的专业团队不断深入行业,提供服务,输送更多的既懂法律又懂公益的人才。

复观早已做好准备,从创立之初的使命确立,到成为中国第一家B Corp认证的律师事务所,以法律服务公益,带领行业发展初心不变。

加入B Corp,成为B Corp的一员,以B Corp的身份向未来发出邀约。

[S1]复恩资料《复恩| 社会组织的法律意识和契约精神》2016年6月3日,陆璇、林文漪。


共益企业

B Corps (B Corporations的简称,中文译名:共益企业)是由名为”共益实验室”(B Lab)的非营利组织提出,通过共益影响力评估工具(BIA, B Impact Assessment)筛选出一批在社会与环境绩效、透明度,以及责任感方面达到高标准的营利性企业。获得 B Corp™认证的企业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不仅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企业,更要成为对世界最有价值的企业(Not only BE the best in the world, but the best FOR the world)。同时,更重要的是,他们相信商业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他们怀揣同一个野心勃勃的目标——重新定义商业的成功。

自2006年,Jay Coen Gilbert, Bart Houlahan和 Andrew Kassoy于美国创办共益实验室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70多个国家的150多个行业的3300家公司获得该认证,其中包括:美国户外运动品牌巴塔哥尼亚(Patagonia),美国家庭护理用品环保品牌巨头七世代(Seventh Generation)巴西美妆品牌Natura,法国跨国食品巨头达能(Danone)集团,等等。同时全球范围内,北美、南美、欧洲、大洋洲、亚洲也相继建立了共益实验室,为全球的企业提供服务。2017年,共益企业中国团队正式成立,旨在让更多的中国企业了解共益,并加入这一全球化的共益运动中,共同迈进商业向善之路。

如何成为共益企业

任何营利性的企业都可以通过认证成为共益企业。企业只需完成以下四个步骤,即可完成共益企业认证:

  1. 完成 BIA :企业自行完成共益影响力评估(BIA),并获得80分以上,同时提交申请。
  2. 评估:BLab将对提交认证申请的企业进行评估,判定其认证资格和范围。若企业规模较大,需进入界定范围流程。
  3. 审核:该部分是对企业BIA分数的审核和判定(包括其提交的资料及审查回顾)
  4. 官宣认定:企业签署共益企业协定,支付认证费用且提交共益简介资料等,正式成为认证共益企业。(该认证需3年一次更新)